第43章 无果的承诺

劈波斩浪 寒星微光 3372 字 16天前

过年了,古新宇给自己结结实实放了个假。他把姐姐姐夫接回来一起过年。三十早上,他和姐夫一起把前院后院屋里屋外贴上了五颜六色的大红福字、春联和剪纸、挂钱,把屋里屋外装扮得喜气洋洋。大红灯笼高高的挂上空中。古新华帮着母亲和姐姐准备着丰盛的饭菜和年夜饺子。古胜德把鞭炮烟花放在炕头去除潮气。一家人满脸漾着浓浓年味,开心极了。

从初一到初五,古新宇聚拢了儿时的玩伴,一起打扑克,做各种游戏,嘻嘻哈哈地闹了五天。这几天,他们又唤起了那份未泯的童心。

正月初六早饭后,古新宇发动了汽车,准备去关美玉家拜年。正在预热车的时候,一辆轿车开进了院内。车上下来的是汪世洋和汪秀梅,让古新宇有些意外。他迎了过去,冲屋里喊了一声:“爹,我汪叔来了。”

古胜德听到喊声出了屋,笑着迎向汪世洋:“世洋来了。”

汪世洋握住他的手:“三哥,过年好啊!”

“过年好!”古胜德应了一句,让着,“快进屋!秀梅,进屋!”

汪秀回身从车内拎出礼物,汪世洋打发着司机,“两小时后准时来接我。”司机看了看表,开车走了。

汪世洋进屋坐下感慨着:“有几年没回来了。”

古胜德点点头:“可不呗,我都记不清你多少年没回来了。”

“三哥。”汪世洋说,“我有时候也想回来看看乡亲。可一想起年轻那段日子,心里拐扭,就不想来了。”

古胜德叹口气,说:“也是,那种日子是挺让人窝心的。”

汪世洋见刘英不在家,问:“三嫂不在家啊?”

古胜德对古新宇说:“小宇,去找你妈回来做饭。”

汪世洋摆手说:“不用,我们吃过饭就来了。好多年没见到三嫂了,想和她唠唠嗑。”

古新宇拿出瓜子糖块放在炕上,出去找母亲。汪秀梅跟了出来,笑着说:“小宇哥,我跟你一起去啊?”

古新宇忙说:“不用,你在家等着吧!我还不知道去哪儿找呢。”

“那好吧!”汪秀梅怏怏地进了屋。古新宇愧悔一下,想叫上她, 却又因村里人都知道关美玉,怕领上她别人说漏嘴,狠了狠心自己走了。

不一会儿,古新宇和母亲及妹妹回来了。古新华和汪秀梅小时候也经常由哥哥带着一起玩儿,本来关系很好。可哥哥几次和她说过汪家的种种变化,他对哥哥的话又最认真,不由对汪秀梅生疏起来。不过人家来了就是客人,也不能太冷落,拉着她到里屋闲聊着。

汪世洋和刘英寒喧了一会儿,开始说到了正题:“三哥,小宇这一年干得不错,可砖厂不是长久之计,我准备给他另安排一个好工作。”

古胜德看了一眼儿子,没说话。刘英倒是满心欢喜:“那敢情好了,太谢他汪叔了。\"

“谢啥谢!”汪世洋说,“那些年三哥三没少帮我,总算有报答机会了。”

刘莫觉得那些年的付出总算有了回报,更加高兴,笑着问: “他汪叔,能安排个啥工作啊?”

汪世洋说:“现在还没具体安排,不过肯定是固定工作。我早就有这打算,也和小宇说过,可不知什么原因,他却好像不怎么愿意。”说着看了一眼古新宇。

刘英也看着儿子,很不高兴责怪地问:“还有这事呢?咋没听你说过呢?”

古新宇刚要说话,古胜德咳嗽一声,说:“快去做饭吧!”

刘英了丈夫一眼,又对汪世海笑笑:“你看看,光顾唠喀儿了,他汪叔,你坐着,我去做饭。”

“三嫂,不用做饭。”汪世洋拦着,“我还有个重要的事儿说。”

汪世洋沉默了一会儿,心里很别扭。凭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女儿的条件,想给她订婚,巴结的不知道会有多少。按各方面条件,贺光比古新宇不知要高出多少,大女儿汪秀英又远不及二女儿汪秀梅。贺光是几经考验才得到自己的认可。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反过来向毫不起眼的古新宇主动亲自来提,让他觉得有失尊严,很难开口。可想到女儿的执着,又不敢得罪,压了压心情,抬起头说:“三哥,三嫂,秀梅和小宇从小玩儿到大,关系不错,知根知底,我想让他们订婚。”

古胜德看了儿子一眼,刘英却盯着儿子愣在那里。古新宇怕母亲说漏了嘴,忙拉着她去了外屋,低声告诉她别提关美玉的事。

刘英时反应不过来,迷茫地问:“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你先别管了。”古新宇说,“回头再跟你细说。”

汪世洋看着古胜德,等着他表态。古胜德早听过古新宇说起过这件事,想了想说:“世洋,按理说这是个好事儿,不过现在他们都大了,得听听他们的。只要他同意,我们当然高兴。”

汪世洋本以为他会欣然接受这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好事,却听出了有敷衍的味道,不过在某种程度很合自己的意愿,他实在是不希望这婚事能成的。他点点头:“是啊!问问小宇的想法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古新宇交待完母亲,一起进了屋。汪秀梅听到说起订婚的事,也从里屋出来,看着古新宇。

古胜德对古新宇说:“你汪叔说的事儿你都听到了,你看咋样?”

古新宇想着该怎么说既不伤人,又合乎自己的目的。刘英着急了,

催促着:“你快说呀!这是多好的事儿,你快说啊!”

古新宇看了看母亲,对她的急躁有些反感,却不能表现出来,又怕她说漏了嘴,忙说:“叔,我在砖厂干得挺好的,暂时不打算换工作。我刚出去一年,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都不足,怕担不起重要的工作。我想再锻炼一两年,再考虑以后的发展方向。还有,我给吴厂长的方案还没具体实施,现在走了不光是对吴厂长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吴厂长对我实在太好了,我不能辜负他对我的信任。这是我的做人原则。叔,再等一年的时间,好好锻炼锻炼,看我适合干啥,再做打算。”

刘英急巴巴地跳下炕沿,说:“等什么等啊?就听你叔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