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很多人会疑惑,高明远只是把远华集团的赱私货物变现,拥有了几十亿的身家,怎么可能有钱建设城市综合体这种大项目。

其实原理很简单,如今的房地产行业,乃至未来十几年,建设城市综合体是符合每个城市一把手的zhèng绩需要的,只要能够快速把一个城市冷清的地方给盘活变成居民购物消费的中心区,很多时候都是各个城市的一把手讨好专门建设城市综合体的房地产公司,给出非常多的优惠政策吸引房产公司来建设城市综合体,甚至可以不出地皮钱和各种手续费。

假如建设一个综合体广场需要投资20亿,房地产公司差不多只需要20%的自有资金,那这20%的钱去搞定地皮办四证,办完四证就可以获得一部分银行贷款,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二者相加的钱,差不多占有一个广场总投资的50%。

剩下50%的资金,至少一半以上的钱,来自于提前销售。

预售的钱你拿回来支持项目把它完全建成。(预售款50%+银行贷款30%+自身的钱20%),还有承建商~材料商~各类总包商旗下的分包商,都会拿出一部分钱垫资……当然了,预售款很多时候也是老百姓从银行贷款出来买房的,所以总体来说,银行单方面拿出来的钱,占了50%以上。

可以说,所有房地产公司的套路都是空手套白狼,投机取巧,纯靠骗。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事,整个房地产行业玩的就是一个空手道,只要会融资就行,不过一旦销售方面不理想,一旦后续预售的补充资金无法及时输血,楼盘就黄了,项目工程就会烂尾。

房地产公司永远都不会把自身本金给花了,它们只会利用和使用外在资金来做项目,从而避免资金链断裂。一旦资金链断裂,很多房产公司老板就直接带着自己的钱跑路了,留下烂摊子一地鸡毛。

所以已售待建的楼,本质上都属于众筹,大家的钱全都成了房地产公司的,房地产公司是否有能力把楼真的建起了,是存在风险的。因此,买房如果不想有风险,就不要买还没盖好的。

房地产的利润还是很大的,万柯集团的王拾说过,每个项目的净利润高于25%,他就不做。

事实真的如此吗?

全国每套房大部分的利润区间,都在(25万到300万左右一套),净利润如果只有25%,那是不可能的。最起码前期房地产全面发展阶段,是不可能的。

恒大集团老许只用了三十九亿自身资本,就把贷款做到了2万亿,这他娘的已经超出常识,只能说银行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利益相关之下无脑放贷,使劲给恒大集团加杠杆,赚了是银行自己的,赔了现在还没找到相关责任人来承担责任……全他喵的都是金融游戏高手……

~~~~~~

电话响了,是上京精言集团销售部一把手杨科打来的。

高权接通电话,对面传来了杨科的声音:“高老板,我带着整个销售部拒绝了集团这个月的工资,集体离职了。你在哪里?我现在带着团队过去找你!”

高权没想到杨科的效率会这么高,开心道:“我在汉东京州市,准备回临江京海市呢。要不我们在京海碰个头?”

“嗯,好的,那咱们明天京海见。”

挂断电话,高权离开酒店前往火车站,买了张返回京海的火车……

~~~~~~

1999年9月1日,高权回到了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