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学乐器

在弹奏练习曲时,他不再追求速度,而是先确保节奏的准确。他还会一边弹奏一边在心里默默数着节拍,强化自己对节奏的感知。

同时,他会录制自己的弹奏,通过回放来检查节奏是否有偏差,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尽管手指按弦疼痛难忍,杨开还是没有放弃。他在手指受伤时,会用创可贴保护指尖,然后继续练习。

为了让手指尽快适应琴弦的压力,他增加了练习的频率,但每次练习的时间会适当缩短,避免过度受伤。

他还向一些有经验的吉他爱好者请教,得知可以用盐水浸泡手指来让指尖的皮肤变得坚韧。

于是,他每天晚上都会用盐水浸泡手指,虽然过程有些痛苦,但他咬牙坚持了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手指逐渐磨出了茧子,按弦时的疼痛也减轻了很多。

对于和弦转换的困难,杨开采用了分解练习的方法。他先单独练习从C和弦到G和弦的各个手指动作,确保每个手指都能准确无误地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然后,他开始慢慢地进行和弦转换练习,从每次转换间隔几秒钟,逐渐缩短到一秒以内。他会给自己设定目标,比如在一个小时内要成功转换和弦100次。

为了增加练习的趣味性,他还会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每成功转换一次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

他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不自觉地进行和弦转换的模拟练习,比如在走路时,手指会在空中做出和弦转换的动作,通过这种不断的重复练习,他的和弦转换越来越流畅。

为了改善小提琴的持琴姿势,杨开在家里的各个角落都放置了镜子。他在练习时,会通过镜子不断调整自己的姿势,找到最舒适和稳定的持琴角度。

他还会在琴身和肩膀、下巴接触的部位垫上柔软的毛巾,减轻不适感的同时也能增加摩擦力,防止琴滑落。

对于运弓的问题,他每天都会进行空弓练习,不接触琴弦,只专注于弓子的平稳运行。

他会在弓子上系上一根细线,通过观察细线的状态来判断弓子是否走得笔直。在实际拉弦时,他会从很慢的速度开始,感受弓子与琴弦的接触,控制力度的均匀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还会把自己的练习过程录制下来,仔细分析运弓过程中的问题,如弓子的倾斜度、压力的变化等,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为了提高音准把握能力,杨开每天都会进行音阶练习。他使用调音器,在拉每个音之前,先听调音器上的标准音,然后在脑海中建立音准的印象,再去拉弦。

他还会进行双音练习,通过同时拉响两个音来训练耳朵对音准的辨别能力。在练习一些简单的乐曲时,他会先跟着小提琴名家的演奏版本一起练习,仔细聆听他们的音准处理,然后再自己单独练习。

他会参加一些小提琴爱好者的聚会,在那里大家会一起进行音准的训练游戏,比如一个人拉一个音,其他人来判断音准是否正确,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杨开的音准把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对于乐理复杂概念的理解,杨开购买了大量的乐理教材和参考书籍。他会把每个概念都写在笔记本上,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再通过举例来加深理解。

他还会在网上搜索相关的乐理教学视频,观看不同老师的讲解,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这些概念。他会和林音老师进行深入的讨论,提出自己的疑惑,然后根据老师的解答进行总结。

他把乐理知识制作成小卡片,随身携带,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如坐公交、排队的时候进行复习。

为了提高识谱速度,杨开每天都会进行识谱练习。他从简单的乐谱开始,逐渐增加难度。他会用手指指着乐谱,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读出来,同时在脑海中想象对应的音高和节奏。

他还会进行限时识谱练习,设定一个时间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识别乐谱上的音符。他会将同一首乐曲的不同版本的乐谱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异同点,加深对乐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