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徐炜昱脑卒中

母猪原 城市秋风 2378 字 12天前

正当东陵村与徐家坡村最近的四个村庄的社员纷纷前来给徐炜昱烧素纸之即,雄家村,王乐村,江村,高桥村,姚沟村部分村民,凡是村两委干部,所有队长,悉数到场。

灵棚前放着徐炜昱的大儿子刚刚从镇上照相馆捧回来的黑白遗像。镜框里的徐炜昱面容和善,慈祥的看着眼前的所有人。

东陵镇教委派来了人,与马春花亲切握手并表示慰问,一次性为徐炜昱补发了四十个月的工资和四千块钱的丧葬费。马春花作为配偶,组织上每月会有一百多块钱的遗属补助,直至配偶终身。

杨荣艳,王禹欣,袁晓霞,吴素红,王瑞芝对着灵棚站成一排,向着灵棚鞠了一躬后,王禹欣出列,手里拿着一张白纸,追悼会开始,她声情并茂: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友,苍天有泪,大地动容,青山静默。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在这里沉痛悼念宁民县东陵镇基础教育的先行者,也是东陵村小学校第二任校长徐炜昱,深切表达我们对老校长的无限哀思与悲痛。

老校长生于一九三三年八月,是当地名儒徐先生的儿子,一九五二年开始了他的教育事业。一九八零年,他任东陵镇东陵村小学校校长,一干就是十九年。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就是这样一名深受师生尊敬的好校长,一位颇受子女爱戴的好父亲,一个备受人们尊重的长者因突然脑卒中,患病医治无效,不幸于一九九九年五月六号的中午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

徐老师的一生,是热衷于教育,献身教育事业的一生。在长达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中,从未离开过东陵镇小学,他把全部的精力和热血全部倾注在教育事业上。

徐校长是一名思想敏捷的校长,高瞻远瞩,思维灵动。他所思考的不仅仅是教育的现在,也是教育的未来。在他任东陵村小学校长期间,他想尽所有的办法,克服一切的困难,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为我们东陵镇的教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这样说,没有徐炜昱老师过去的努力,根本不会有东陵村小学现在这个样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老师是一名能力超群的校长,他善于管理,是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具有果断的决策能力,善于抓住机遇,锐意进取。他关心教师,尊重教师的人格和魅力,并能理性面对和处理教师的过失。他知人善用。

他更是一名胸怀坦荡,大公无私的校长。他顾全大局,高风亮节,一生光明磊落。他不管是为官还是为民都能保持虚怀若骨,两袖清风,全身正气,毫无私心。他的胸怀如大海一样宽广,可以容纳百川。他的心境如天空一样辽阔,他是教师队伍的楷模,是真正的正人君子。

徐老师更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在他十九年的工作生涯中,无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人民教师这一神圣岗位上兢兢业业培育祖国的花朵。他担任过语文老师,班主任,校长等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徐校长工作一贯克勤职守,心地善良,团结同志,关心学生。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感染了无数学生的心理心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表现出一位人民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徐校长去了,我们不会忘记他的谦和贤良,宅心仁厚。更不会忘记他的生活简朴,行胜于言,严谨务实。我们坚定一个信念,离去的只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留下的将是一种不朽的精神。

徐校长仙逝,是我们宁民教育事业的一大损失。我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学习老校长刚强的事业心,高度责任感的办学精神,严谨的治学作风。传承他的优良作风,同心同德,坚持不懈。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学校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寄托我们的哀思。

徐校长,你安息吧!长江水的翻腾是我们无尽的哭泣,江上的烟雾是我们绵绵的哀思,你的音容笑貌将永远记在我们心中。

死者已矣,体同山阿,我们从心底期盼徐老校长,你一路走好。"

徐炜昱老校长被送下地的第二天,王禹欣被宁民县教育局宣布为东陵镇东陵村第三任小学校长。王禹欣在职三年不到,镇上派来一位相当年轻的人接替她的工作。后来王禹欣才知,年轻人的父亲是镇中心校的校长,有着非常厚实的人脉关系,他的处事圆滑,在宁民教育界早已耳闻能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