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长安督导组到达宛城

白水乡到宛城要赶三天的路。

行至唐子乡驿站西林附近时,刘秀四处张望,寻找着可以同行的商队。

午时,幸运地碰上了一些同样心存忌惮的商队。

刘秀与商队的领队们一拍即合,决定结队快速通过这片危险之地。

到了淯水渡口。

以往通过需要贿赂渡口啬夫用官船护送,现今省下这个钱。

往日里,这里水波荡漾,芦苇丛生,是水匪们设卡抢劫的风水宝地。

如今,因着河水枯竭,那些平日里嚣张跋扈的水匪也没了踪影。

刘秀和宗族子弟将牛车停在博望聚二十里外。

他看着周围没有皮的树木,“晚上再前行吧,博望聚郊野有很多流民。”

“我们熄灭火把贴山脚行进。”

博望聚是商队集散地,如今也是流民的汇聚之所。

过往的行人,无论身份高低,在饿急眼的流民面前,都成了被抢掠的对象,哪怕是官府的队伍,也难以幸免。

刘秀这一行人虽然都是精壮小伙,但在数量众多、饥不择食的流民面前,实在是不够看的。

为了以防万一,刘秀将艾草绑在车尾,“一旦有不对劲,我会立刻点燃艾草,释放浓烟驱散流民,我们带着粮食赶紧逃跑。”

众人都明白事态的严重性,纷纷打起十二分精神,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好在这边的灾荒没有关中那般严峻,世道还没彻底乱起来。

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行,一路上有惊无险到达宛城城门外。

因为流民大多被官府驱散至博望聚,宛城门口倒没聚集多少人,显得有些空旷。

刘秀从怀中掏出事先准备好的过关文书,递向审查的官员。

这份文书上,清晰地盖着南阳郡丞印和春陵乡啬夫印。

审查的官员接过文书翻来覆去地查看。

刘秀懂事地从怀中掏出 500泉,递了过去。

官员接过钱后,脸色并未缓和,“现今可都是 800。”

刘秀不是任人随意拿捏的性子,直接从行囊中取出刘演与南阳豪强往来的帛书,递到官员面前。

官员看到帛书的瞬间,取而代之的是满脸堆笑:“现这世道难过,您多担待,多担待。”

说着,他麻溜地将那 500泉揣进兜里,转身吩咐将士放行。

刘秀带着宗族子弟,脚步匆匆地进了城,径直朝着邓氏豪族的府邸奔去。

他早就将粮食分成三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