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文辩激争,革新之路战群儒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那味道刺鼻又呛人,仿佛随时都可能爆发一场激烈的冲突。

李豪面对如潮水般的质问,不慌不忙,他提高了声音,说道:“诸位先生所言,皆是为我华夏文明传承着想,豪亦感佩。然,时代变迁,文明亦需革新。我所说的‘新学’,并非要摒弃圣贤之道,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更适应如今的时代。”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新学’重在实用,例如,我教授的算学,能使国家赋税更加公平,让百姓安居乐业;我提倡的格物致知,能使我大唐科技更加进步,国力更加强盛。这些,难道不是圣贤教诲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体现吗?”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如同晨钟暮鼓,那声音沉稳而有节奏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江南四大才子原本站在韩愈一侧,此时却陷入了沉思。

他们互相交换着眼神,似乎在重新思考皇帝的观点。

其他文人原本群情激奋,此时也逐渐安静下来,他们开始认真聆听皇帝的解释,心中对“新学”的抵触情绪也渐渐消散。

然而,韩愈等人依旧不为所动,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认为皇帝的革新是在动摇国之根本。

双方僵持不下,学府里的气氛再次凝重起来。

“诸位,”李豪环视众人,目光深邃,“试想,若是将我华夏文化精髓,结合‘新学’之长,岂不是能让文化更加繁荣,国家更加强大?就如同……”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吐蕃使者身上,“吐蕃文化……”

李豪的目光落在吐蕃使者身上,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诸位可知,我大唐文化兼容并包,吐蕃文化、西域文化,乃至天竺文化,都曾融入我华夏文明之中,使其更加多元而丰富。如今,我倡导的‘新学’,亦是如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入我华夏文明,使其更加繁荣昌盛。”他环视众人,语气坚定,“难道诸位认为,我大唐文化竟是如此脆弱,容不下一点新的思想吗?”他的声音回荡在学府中,那声音像是带着魔力,在空气中震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击在韩愈等人的心上。

他们原本紧绷的脸庞,此刻也出现了一丝松动。

江南四大才子中,为首的文人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所言极是,我等受教了。”其余三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文人,看到江南四大才子的态度转变,也开始倾向于李豪。

李豪的气势逐渐上升,如同冉冉升起的朝阳,照亮了整个学府。

吐蕃使者见状,心中暗叫不好。

他悄悄地向几个文人使了个眼色,那几个文人会意,立即站出来,提出了更加尖锐的问题,试图打乱李豪的思路,破坏这场辩论。

“陛下,您说‘新学’能使国家富强,可有证据?”一个文人咄咄逼人地问道。

“证据就在我大唐的军队之中,就在我大唐百姓的生活之中。”李豪从容应对,他指着窗外,“诸位请看,我大唐军队如今装备的新式武器,便是‘新学’的成果,其威力远超以往,保我大唐边疆安宁。百姓们使用的新的农具,也是‘新学’的成果,使得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百姓安居乐业。这些,难道不是最好的证据吗?”